张家港市委编办立足职责定位,充分发挥机构编制的政治资源作用,坚持严格控编、专业配编、科学用编、依法管编,全力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扎牢用编审核“篱笆”,提升编制使用效益。严把用编关口,创新打造附条件用编流程,规范和强化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和用编审批,在单位提出人员调入用编申请时,须围绕单位基本情况、拟调入人员情况以及必要性合理性分析等方面进行全面论证,市委编办对申报事项的真实性、合规性、必要性进行审核,并从单位年龄结构、职能配置、人岗相适度等方面科学分析,全面提升编制资源使用效益。
二是破解专业供给“瓶颈”,服务保障人才引进。围绕解决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教育卫生等重点领域人才引进过程中的编制供需矛盾,优化人才引进程序和环节,积极会同组织、人社部门加大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力度,发挥编制在招才、留才方面的保障作用,破解人才引进的编制“瓶颈”难题。近年来,统筹充实乡镇事业编制239名,科学制定用编计划,弥补专业人才短板,为镇街补充行政人员78人、事业人员231人。设立人才创新创业发展中心,累计引进高层次人才400余人,充实重点部门和基层工作力量,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劲的智力支撑。
三是蓄足编制周转“活水”,释放编制激励效应。创新编制管理体制及供给方式,构建多元化专项编制保障,统筹调剂部分行政事业编制建立市镇两级周转池,实行单列管理、动态管理和实名制管理,实现行政编制资源的精准投放、有力调控和高效使用。以履职提效为着力点,持续释放机构编制激励效应,推动“无感可及”的绩效考核、效能评估、事业单位信用等级评价“多评联动”,逐步完善指标体系匹配、指标数据共享、指标结果共通的履职效能提升监管评估体系,树立“以效能论英雄”导向,将评估结果作为周转编制配置的重要依据,并在周转期间内持续跟进评估情况进行动态调整,进一步强化编制资源向责任担当强、履职成效好的单位倾斜。
四是拧紧制度管理“链条”,强化编制刚性约束。制定出台“1+2+N”系列制度文件,以机构编制工作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为统领,以《张家港市党政机关机构编制管理办法》和《张家港市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办法》两个文件为重点,围绕机构、职能、编制等工作,制定N个相配套的规范性文件、标准、程序,着力强化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刚性约束。实行360°全息式监督检查,采用日常监督与专项督查相结合、线上巡查与实地督查相补充的方式,强化问题整改,确保检查成效,切实维护机构编制管理的严肃性和权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