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委编办“五项举措”贯彻落实全省编办主任会议精神。更高站位加强部门政治建设。始终坚持党管机构编制原则,全面贯彻党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服务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更大力度推进各项改革任务。适时启动事业单位改革,继续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动完善基层管理体制改革,规范优化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稳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改革。更高标准服务保障社会事业发展。加大对教育、卫生健康以及文化、民政、科技等基本公益服务和民生重点领域机构编制服务保障力度。更实举措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和监督。加大《条例》和省《实施办法》宣传培训力度,落实法规制度体系建设两年行动计划,加强制度执行和监督检查,健全权责清单管理体系,规范编外人员管理,完善机关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创新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更严要求规范自身建设。加强政治建设、作风纪律建设、能力建设,用数字化理念探索机构编制管理新模式,打造“数字编办”。
苏州市委编办“四个坚持”贯彻落实全省编办主任会议精神。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不动摇。贯彻中央编委第四次会议和省市党代会、组织部长会议决策部署,务求把党管机构编制原则体现到各项工作。坚持深化改革不懈怠。以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体制改革为着力点,务求在基层管理体制、综合行政执法、开发区体制机制、事业单位改革等方面打造苏州品牌。坚持优化资源配置不松劲。抢抓长三角一体化等战略机遇,聚焦民生保障、科技创新、应急管理、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务求将宝贵的机构编制资源用在中心点、要紧处。坚持推动法治建设不止步。加强法规制度宣传培训,积极探索监督检查新举措,突出机构编制刚性约束,务求机构编制工作权威性和严肃性得到切实维护。
无锡市委编办“五个相贯通”贯彻落实全省编办主任会议精神。坚持提升站位和精准定位相贯通。始终把党对机构编制工作的领导贯穿始终,聚焦护航中心大局,聚力破除瓶颈障碍。坚持系统谋划与重点攻坚相贯通。认真对照省委编办工作要点,确定全年工作重点任务,进一步细化工作颗粒度,以抓实抓细换取落地落实。坚持稳字为先与创新作为相贯通。将“稳”的操作贯穿全年工作始终,在重点领域不断深化改革、久久为功。坚持问计于民与保障民生相贯通。对教育、卫生等领域编制刚需,着力强化编制资源统筹调配,形成既兼顾当前又考虑长远的有效工作机制。坚持法治建设与思维转型相贯通。积极推动机构编制工作由审批事务向制度服务转型、由简单增量向活化存量转型、由传统管控向主动保障转型、由粗放管理向精准问效转型。
常州市委编办“三个紧扣”贯彻落实全省编办主任会议精神。紧扣统一认识,推动会议精神入脑入心。全面把握今年机构编制工作新要求、新任务,增强做好机构编制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紧扣服务大局,推动重点任务落细落实。召开重点工作讨论会,围绕市委“532”发展战略,认真谋划全市机构编制工作,突出在持续深化基层管理体制改革,拓展深化综合执法改革,巩固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规范创新开发园区管理等重大改革中凸显“常州担当”。紧扣提升素质,推动干部队伍建好建强。聚焦“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总要求,着力培养“深度思考、创优争先、统筹全局、埋头苦干”四种能力,建设一支本领过硬的机构编制干部队伍。
镇江市委编办“四个聚力”贯彻落实全省编办主任会议精神。第一时间传达学习,“矩阵式”宣传动员;第一时间明确思路,“头脑风暴式”细化举措;第一时间印发通知,“总动员式”分头推进。聚力新要求,突出政治建设“主线”。围绕“五坚持、五着力”等新要求,制定本年度工作要点,强化政治统领。聚力新目标,突出守正创新“主旨”。印发进一步深入推进机构编制精细化管理方案,细化分解4类18条目标任务。聚力新发展,突出谋深做实“主责”。采用项目攻关方式,明确开发区改革、综合执法改革等19个当年重点项目。聚力新定位,突出忠诚担当“主体”。立足“四个定位”,排定全年队伍建设工作计划,打造机构编制管理“铁军”。
扬州市委编办“三稳三进”贯彻落实全省编办主任会议精神。稳住政治机关的功能定位,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探索党管机构编制的具体路径。稳住大有作为的目标要求,助力营商环境再优化、开发园区“二次创业”、乡村振兴。稳住机构编制法定化进程,持续健全制度体系,规范编外用工管理,更好发挥绩效考核作用。推进重点改革更有深度,持续优化基层治理体系,积极探索综合执法新机制,创新教育、卫生、金融等领域编制供给模式。推进作风建设更有力度,夯实党建党风,落实主体责任,提升干部素养。推进目标定位更有高度,坚持率先探索求突破,主动问需服务解难题,努力在全省全市考评位次上再突破。
泰州市委编办“稳、严、法、优”贯彻落实全省编办主任会议精神。坚持“稳”的基调。把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抓好大会精神学习贯彻作为今年的首要任务,强化服务保障功能,为营造平稳有序的“大环境”提供有力有效的体制机制支撑。突出“严”的要求。在“管住”上坚持原则、较真碰硬、把住关口;在“管好”上节约优先、优化配置、挖潜增效。增强“法”的意识。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和规范性落实,做实监督检查,严肃问效问责。体现“优”的追求。围绕“建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踞第一方阵”目标,坚持党建引领、提升能力素质、践行严实作风,进一步夯实自身建设基础,全力打造“大气谦和、睿智精业”的模范队伍。
南通市委编办“四个聚焦”贯彻落实全省编办主任会议精神。聚焦政治建设,提升服务大局内在自觉。坚决执行上级编委、编办关于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要部署,切实抬高政治站位。聚焦体制改革,提升重点领域运行质态。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优化基层管理体制,规范开发园区体制机制。聚焦科学管理,提升编制资源配置效益。强化机构编制刚性约束,加大编制资源调配力度,创新机构编制管理方式,深化机构编制管理评估,贯通机关绩效管理应用。聚焦法治建设,提升依法治编能力水平。准确把握机构编制法治建设的政治方向、重点任务和实践要求,推动制度建设、宣传培训、严格执行、监督检查的全链条闭环。
盐城市委编办三措并举贯彻落实全省编办主任会议精神。勇当服务大局“排头兵”。全力保障黄海新区、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发展基地建设,以及科创载体、科研团队和特殊人才引进,突出抓好教育、医卫等重点民生领域机构编制保障。打好深化改革“攻坚战”。规范开发区管理机构设置,实行开发园区机构编制资源动态管理,纵深推进综合执法改革,优化完善基层管理体制,做好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准备工作。跑出管理创新“加速度”。建立健全机构编制总量控制、管理评估、动态调整、统筹调剂等机制,加快形成系统内部、部门之间、线上线下联动检查合力,推动四部门人事关联业务“一库共享、一站通办”,加强机构编制大数据分析研判。
淮安市委编办“第一时间”贯彻落实全省编办主任会议精神。第一时间原汁原味汇报会议精神。市、县区委编办第一时间向编委领导汇报相关会议精神,通过个人自学、集中研讨、调研座谈等多种形式组织开展专题学习和宣传活动。第一时间落细落实部署重点任务。明确“693”总体工作布局,即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打造市域治理连贯、园区管理深化、基层力量优化等六大工程;推进公共卫生管理体制优化、加强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注重教育编制服务保障等九个特色项目;谋划“奋进新时代喜迎二十大”等三项活动。第一时间见行见效复制推广经验。围绕设区市委编办交流成果,编制全省机构编制特色亮点工作复制推广清单,梳理形成4大类12项复制推广案例。
宿迁市委编办“四个聚焦”贯彻落实全省编办主任会议精神。聚焦政治建设,强化归口管理。牢记党的机关、政治机关的基本属性,全面落实党管机构编制的根本要求,真正将归口管理优势转化为工作优势。聚焦改革创新,强化系统集成。围绕宿迁“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区建设部署要求,发挥系统集成优势,全面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打通体制机制障碍。聚焦主责主业,强化服务保障。在严控编制总量的前提下,坚持有减有增、动态平衡,将宝贵的机构编制资源优先用于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等重点领域和环节。聚焦疫情防控,强化职责落实。严格按照省市委的决策部署,带头落实疫情防控各项要求,争当抗疫的先锋模范。
徐州市委编办“三项举措”贯彻落实全省编办主任会议精神。吃透会议精神,明确工作方向。召开全体人员会议,传达会议精神、工作要点及各设区市委编办经验做法,领导班子成员、处室主要负责人谈所学所获以及抓工作主体思路。对照工作目标,认真梳理谋划。完善工作要点和重点项目计划,形成2022年度工作要点、10项重点工作计划表和9项品牌工作计划表,逐项明确工作目标、项目标杆、节点计划和工作举措等。打造“高效编办”,保障任务完成。围绕提高工作效率,杜绝形式主义,提倡文风精简、会风务实、调研精深。强化担当落实精神,主动跟进、积极对接各项工作任务,努力打造政治过硬、作风务实、业务精湛、善于创新的机构编制干部队伍。
连云港市委编办“三个及时”贯彻落实全省编办主任会议精神。及时传达会议精神。迅速传达学习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工作,准确把握当前机构编制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及时抓好全年工作任务分解。对照会议精神逐项梳理工作思路,3月底,办主要领导逐一听取处室汇报,研究起草2022年工作要点。及时筹备全市编办主任会议。把学深学透全省编办主任会议精神和本地工作实际相结合,确定2022年全市机构编制工作总体要求、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筹备召开全市编办主任会议,推动各项重点任务有效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