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编制管理

淮安市盱眙县委编办“编制+”管理体制助力全域旅游发展

访问量:     发布时间:2024-12-25     稿件来源:    

近年来,盱眙县旅游业呈现提质增效、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有滋有味”全域旅游品牌形象深入人心,荣获“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被评为“长三角最佳悠享城市”等。盱眙县委编办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推进旅游业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持续完善“编制+”管理体制机制,凝聚旅游产业发展合力。

一是编制+管理,构建大旅游管理体制。始终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创新旅游管理体制机制,积极构建大旅游管理新架构。针对县域旅游管理机构重复设置、职责边界难以厘定等问题,切实摸排调研梳理全县旅游管理机构基本情况,在充分调研、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撤销第一山公园管理所等3家管理机构,调整泗州城遗址文物保护管理所等6家事业单位隶属关系,明确由盱眙县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发展中心统筹城区及周边景点景区建设、由天泉湖旅游度假区管理办公室统筹铁山寺片区景区打造,逐步建立起“精简高效、职责统一、管理有力、运行顺畅”的“一域两圈”构建大旅游格局。

二是“编制+考古”,挖掘文化名城资源优势。为充分发挥盱眙县历史文化厚重、文物资源富集的优势,以大云山汉王陵文物保护管理所为主体,整合盱眙县博物馆机构、职能和人员,设立考古和文物保护中心,承担指导、统筹全县文保单位开展文物保护、考古勘探及一般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和管理工作等职能,同时增核事业编制,定向用于招录考古和文物保护专业人员,切实增强文物保护考古研究工作力量,积极稳妥推进历史遗存保护开发利用。目前,大云山汉王陵文物保护管理所已完成11000余件(套)文物安全回归,完成文物巡察600余人次,接待游客近70万余人。

三是编制+文化,打造全域旅游新动能。围绕县委县政府推进大运河文化带暨“百里画廊”建设的有关部署,进一步明确县委宣传部和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发展中心关于大运河百里画廊盱眙段建设相关职能。县委宣传部承担大运河百里画廊盱眙段工作的牵头统筹、综合协调、督促指导、向上对接等工作;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发展中心承担中心范围内具体项目建设等工作。同时,在编制及人员配备上持续加力,在县互联网舆情中心设立大运河文化带规划建设科,划转编制专项用于大运河百里画廊盱眙段建设相关工作。并充分发挥“百里画廊”项目建设带来的发展新机遇,以农旅结合为重点,精心打造生态旅游大道、文化产业廊道,推动百里画廊沿线区域形成特色农业、生态旅游、健康养生等一批“美丽产业”,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共江苏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苏ICP备120353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