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南丰镇探索推行“接诉即办”工作机制,结合履职事项清单工作制定涵盖近500项具体事项的处置责任清单,打造“一平台全量收集、一中心分流交办、全区域首问负责、全过程闭环管理”工作模式,以数字化赋能让群众“诉求清单”变“满意答卷”。
构建“一个平台”汇集群众诉求,让基层减负更加有感。打通信息壁垒,建立镇级“接诉即办”集成工作平台,将“12345”群众诉求、“110”非警务警情、上级交办、网格巡查等多渠道反映的群众诉求汇聚至平台,实现诉求处置由碎片化、分散式向镇指挥中心统一归集、统一流转、统一结案转变。明确每一项诉求的责任部门、配合部门和处办要求,乡镇在处理上级部门转交的诉求工单时,将具体任务与处置责任清单检索比对,对于确实不属于乡镇履职范围的可以退回,切实减轻基层负担。建立“警网融合”机制,组建“民警+网格员”先期处置队伍,尽早化解110、119等警情,对现场无法处置的,由网格员核实情况并归集“接诉即办”平台处置。该机制运行以来,110非警务警情先期处置率达55.76%,重复警情下降超30%,有效释放了基层警力资源。
完善“一套机制”推动闭环处置,让诉求处办更加高效。明确“1357”工作规范(第一时间受理、3小时完成先期处置、5天办结一般诉求、7天组织调解矛盾纠纷),将镇级部门、村(社区)及8个县级部门派驻机构全部纳入镇、村两级矛调联合处置体系,实现群众诉求受理、核查、派单、反馈、结案、评价的全流程闭环管理。通过平台数据自动比对、依单派发全过程可视化管理,有效避免因部门职责不明产生的相互推诿等情况,群众诉求解决更加精准、处置更加规范、时效大幅提升,构建快速响应、高效办理和主动治理新格局。属于职责内的“即接即办、当场办理”,属于职责外的事项及时上报接诉平台处置并告知当事人,以“数据流动”实现群众反映诉求“最多跑一次”。“接诉即办”平台运行以来,诉求办结率达99.75%,平均处置时长从10天缩短至5天,一般民事纠纷镇村层面化解率达96%。
用好“一网数据”科学分类指导,让辅助施政更加精准。巧将“治理”变“智理”,聚焦辅助党委政府决策,建立“日汇总、周研判、月分析”研判机制,并与市综治、司法、信访、公安等部门实时共享,提升风险感知能力和风险研判质量。做实“大数据全量分析”,及时预警追踪高频诉求、未决或不满意工单、涉重点人员事项、涉稳风险隐患,通过多维数据的智能分析,及时剖析社会热点、民生需求和工作盲点,科学推动个性与共性问题的分类解决,机制运行以来,全镇万人违法犯罪警情数同比下降12%,群众安全感测评位居苏州前列。用民生大数据“靶向施治”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政府调整优化民生政策提供数据支撑。通过平台数据反馈,“居民小区新增电动自行车充电棚”等4个项目被纳入年度民生实事工程,及时新建3380个充电桩,有效缓解群众充电难问题,推动实现由“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从“解决一件事”到“办好一类事”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