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苏州常熟市梅李镇聚焦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在“细”上下功夫、在“难”上求突破、在“实”上出成效,多措并举提升综合行政执法工作质效。
一是规范执法,筑牢法治根基。坚持“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原则,完善执法规范化流程、裁量基准和文书模板,确保“同类案件同标准、不同主体同尺度”。实行执法监督“全闭环”,建立“立案-调查-决定-执行”全流程监督,落实执法记录仪“三个必须”(出勤必带、执勤必用、数据必存),实现执法过程可追溯、结果可评价。健全案件审核机制,从证据收集、法律适用到处罚裁量,每个环节都进行严格把关。加强案卷评查工作,落实整改发现的问题,严把案卷质量关。探索实行案件评查“常态化”、疑难问题“会商化”、行刑衔接“无缝化”的“三化”机制,提升办案水平和执法公信力。
二是磨砺队伍,锻造执法尖兵。优化培训方式,制定系统全面的培训计划,及时跟进学习各条线领域的新法律、新裁量,邀请安环消等部门进行案例分析、模拟执法、实地演练等,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开展系列执法队伍纪律作风整顿行动,通过“纠察队”定期对执法人员的工作纪律、执法规范等进行检查,运用“梅李微城管”小程序加强对路段秩序、队容风纪等的督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优化考核办法,每月将督查情况整合通报。此外,主动接受社会监督,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代表等参与执法监督,听取社会各界对执法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提升执法公信力。
三是优化服务,增进民生福祉。深入推进“综合查一次”,对涉及多个行政执法主体的相关检查事项,在同一时间对同一监管对象进行集中联合执法检查,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持续优化“综合查一次”实施方案,将检查范围从规上企业延伸至其他企业,按照企业规模、行业特点、风险等级等,分类制定检查方案,逐步将“综合查一次”覆盖至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持续探索“综合执法+”服务体系,依托“执法会客厅”畅通沟通渠道,多次邀请辖区内企业和商户代表,以交流互动的方式为企业和群众答疑解惑,并全面了解企业、群众的意见建议和实际需求,推动执法从“单向管理”向“双向互动”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