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盐城市大丰区委编办围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部署多点发力,探索完善相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机构编制保障。
坚持集团发展,优化体制机制。一是科学构建紧密型医共体。按照“地理相近、区域连片、能力匹配、循序渐进”的原则,以大丰人民医院、大丰中医院为牵头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苏北健康管理中心附属医院作为技术支撑保障单位,区疾控中心、区妇幼保健院、区第二人民医院作为补充力量,涵盖全区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3个乡镇卫生院。二是完善运行机制。组建医共体运营发展中心,全面负责推进全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各项工作,实行统一领导、专职负责、独立管理,通过资源整合共享提升区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打破医疗机构之间的壁垒,实现医疗资源的共享与协同,加快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服务模式,促进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服务能力的提升。
优化编制保障,提升服务水平。一是加大倾斜力度。重新核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事业编制,严格落实机构编制核定标准,持续推动编制资源向基层医疗卫生一线倾斜,统筹全区空余编制,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核增事业编制。二是优化布局结构。结合区政府民生实事项目,聚焦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服务能力,根据各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范围的调整,撤并一个预防保健所,将其人员编制整体划转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优化机构编制资源的布局结构,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运营效率。
注重人才储备,加强医疗队伍建设。一是优先保障用编进人需求。2021年以来,累计为卫健系统下达用编计划700余名,用于校园招聘、社会公开招聘及引进高层次人才,切实推进“空编补齐”。二是确保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编制保障。配合区卫健系统做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招考计划,对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定向考试提供用编保障,进一步充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队伍,壮大工作力量,提升医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