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市委编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围绕优化体制机制、放权赋能、服务保障、职能监管等关键领域精准施策,为全力打造“科创新城”注智赋能。
一、优化科技创新体制,释放科技创新潜能。明确市科技局在优化科技创新全链条管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牵头建立统筹协调机制等方面的职能,全面提升企业项目申报、平台建设、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能力水平。制定出台《关于加快创新驱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意见》《海安市2024年科技人才招商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等支持政策,助力形成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五链统筹”的科技创新体系。
二、做好放权赋能文章,重塑园区发展优势。聚焦巩固提升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成果,深化市域内“一区多园”改革,建立园区协调发展机制,搭建共享平台,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做优做强。推动36项行政权力事项下沉园区,优化机构设置,坚持优化协同高效,根据开发区职能优化调整情况,突出发挥开发区功能优势,因地制宜设置工作机构,为开发区单独设立招商局、投资促进局等内设机构,推动开发区聚焦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招商引资等主责主业,提升开发区发展活力。
三、做优人才服务保障,涵养“筑巢引凤”生态。优化周转编制使用程序,对引进的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开通绿色通道,特事特办、随申随办、限时办结。落实落细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员制度,明确承办科室、承办专员,负责为高层次人才提供政策咨询、待遇落实等“保姆式”“一对一”服务,以优质服务增强人才“黏性”。及时为新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办理入编手续,纳入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确保高层次人才入编工作畅通无阻。创新“基本编制+”管理办法,依托市人才工作办公室和产业研究院两大人才引进“蓄水池”,为“人才强市”“双招双引”工作提供人才保障。
四、强化职能运行评估,激发履职尽责动能。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针对经济发展一线部门工作任务重、压力大等情况,选取发改、科技、商务等部门单位开展职能运行专题调研,对职能配置和机构设置管理情况、编制核定和人员配置情况、职责履行和取得成效情况等5个方面内容进行评估。将评估结果与编制资源配置、体制机制理顺相挂钩,更好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机构编制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