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委编办着力从四方面入手,强化“全链条”管理,注重评估结果运用,持续做好评估工作“后半篇”文章,不断提升机构编制使用效益。
一是全面总结提升,增强评估指标科学性。评估完成后,宿迁市委编办对评估工作进行认真总结,评估小组对“部门自评、实地评估、情况反馈、整改落实”等环节进行全面细致梳理归纳,本着“符合实际、简便易行、实用管用、运行有效”原则,对评估指标进行优化和完善。6项一级指标和24项二级指标基本保持不变,重点对30项三级指标和分值进行适当调整,积极构建体现评估对象功能定位和行业特点的指标体系,让评估指标更接地气,为下一步开展新一轮评估奠定基础。
二是做好归类整理,增强台账资料规范性。对上级文件、评估方案、部门自查、实地评估及相关佐证材料等进行归类整理,按照“一家一档、统一规范”要求,对被评估部门(单位)评估资料,逐一编制台账目录、统一汇编归档,形成条目清晰、有据可查的评估工作档案。
三是强化结果运用,增强评估结果的权威性。2023年,对市直4个部门开展机构编制管理评估,形成了《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和使用效益评估报告》,及时向相关部门反馈。并将评估结果作为机构编制动态调整、机构改革、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和机关职能运行日常监管、优化编制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目前,评估中发现的10个问题基本整改到位,切实强化评估结果运用。比如,在对市直属事业单位评估中,发现某内设机构同时承担财务、审计职能,在资金使用、项目采购等方面存在管控风险,评估后对相关职能进行调整;在对市直部门下属事业单位评估中,发现存在专业人员力量不足问题,在今年事业单位招录中,该单位加大对口专业人才招录比例,确保专业人才需求。
四是聚焦健全制度,增强评估长效性。认真学习借鉴省、内外评估工作经验做法,完善相关制度文件,切实提升评估质量和效果。进一步修订《宿迁市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和使用效益评估工作实施办法》,完善《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和使用效益评估工作方案》和《评估工作手册》。对评估流程、评估方式进行优化,建立“制定方案、印发通知、部门自评、实地评估、情况反馈、整改提升、资料归档”7步评估流程,为常态化开展评估提供方法依据和工作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