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编制管理

涟水县委编办三举措 助力公共服务与文化传承发展

访问量:     发布时间:2025-09-09     稿件来源:    

近年来,涟水县委编办聚焦民生领域编制资源使用效能不足等问题,以优化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布局为抓手,积极探索机构编制在民生服务与文化传承领域的优化路径,推动编制资源向群众关切领域精准配置。

强化志愿服务统筹,凝聚社会服务合力。志愿服务在增强群众获得感、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提升志愿服务工作水平,设立县志愿服务发展中心。该中心为县委社会工作部所属股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核定编制4名。负责志愿组织服务管理、志愿资源匹配对接、志愿项目孵化培育等专项工作。有效整合了全县志愿服务资源,提升了志愿服务的组织化、规范化程度,为凝聚社会服务合力提供了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

筑牢社会救助底线,提升民生保障水平。随着上级对社会救助工作要求的不断提高,县民政部门承担的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任务日益繁重。为提升服务水平,切实保障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设立县社会救助服务中心,并挂“县救助管理站”牌子。该中心为县民政局所属股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核定编制10名。同时,涟水县整合民政、残联、司法等21个部门的57项救助职能,广泛动员慈善组织、爱心企业、社会志愿者等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工作,成功建成全县社会救助“中枢”,切实发挥“救急难、保民生”的关键作用。此外,通过打破数据壁垒、重构服务流程,积极推动社会救助服务机制创新,真正实现“一门受理、一窗通办、一次办结”,极大提高了社会救助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困难群众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救助服务。

丰富公共文化服务,满足群众精神需求。淮剧作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加强淮剧艺术的保护、传承和发展,繁荣地方特色文艺,整合县淮剧团、文化活动中心相关职责和人员编制,组建县文化艺术中心。该中心为县文广旅游局下属股级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核定编制30名,并下设淮剧传习所(对外保留“涟水县淮剧团”牌子)。县文化艺术中心的设立,有效吸引和留住了优秀的淮剧艺术人才,为确保淮剧艺术传承后继有人奠定了坚实基础,有力推动了淮剧艺术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创新发展,让古老的淮剧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更好地满足了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共江苏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苏ICP备120353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