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编制管理

海安市委编办构建信用监管体系提升事业单位履职效能

访问量:     发布时间:2025-07-01     稿件来源:    

为促进事业单位规范有序运行,海安市委编办扎实开展事业单位信用等级评价工作,积极构建信用监管体系,不断提升事业单位履职效能。

健全制度体系,夯实“信用监管”基础。建立健全由海安市委编办牵头,信用、财政、人社、审计等部门共同参与的事业单位信用等级评价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各成员单位的工作任务、工作路径,为事业单位信用体系建设提供有力组织保障。相继出台《事业单位信用等级评价办法》《事业单位信用评价结果公示制度》《事业单位信用承诺制度》,推动事业单位信用等级评价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充分发挥信用在创新监管机制、提高监管能力等方面的基础性作用。

优化评价指标,提升“信用监管”效能。在广泛调研、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科学制定事业单位信用等级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业务活动和公益服务行为情况、事业单位法人登记情况、相关部门对事业单位监督管理情况等一级指标3个,信用承诺履行、公益任务完成、社会责任履行等二级指标19个,并对每项指标的权重进行细化和量化,确保评价指标设计科学合理。同时,结合行业特点,对公立医疗机构、公立中小学等事业单位独立设置评价指标,进一步强化医院、学习等事业单位的公益属性,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

强化结果运用,凝聚“信用监管”合力。将事业单位信用等级分为AAA、AA、A、B、C、D六个等级,对连续三年获评AAA级的事业单位优先考虑评先争优、优先提供公共服务便利、减免有关监督检查等,推动评价结果与监督检查、评先争优同频共振。对评为C级以下事业单位,采取列入事业单位法人“异常名录”、列入重点监督检查对象等约束举措,并推动评价结果与机构编制事项调整、法定代表人个人信用有效衔接,倒逼此类事业单位修复改善自身信用提升评级。同时注重将评价结果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进一步营造激励守信、惩戒失信的社会氛围,推动事业单位不断提升履职效能。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共江苏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苏ICP备120353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