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建湖县委编办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署要求,立足部门职责,结合县域实际,创新工作思路,扎实工作举措,积极配合教育综合改革,统筹盘活教育资源配置,倾斜保障教师队伍建设。
一、强化编制资源保障力度。一是合理配置教育编制资源。根据有关要求,结合我县城乡生数、班额等实际情况,重新调整中小学校教职工编制和编外用工指标。编制资源适当向工作任务较重的中小学校、高中学段学校倾斜。二是加强中小学校党的领导。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统一部署,加强党对中小学校的领导,按“系统谋划、稳慎操作、逐步推进、科学核定”原则,重新核定41所学校的领导职数,覆盖率超85%,有效保障中小学校级领导班子建设。三是单列保障中小学校教职工编制。根据市统一部署,落实落细全市公办普通中小学编制单列管理工作有关要求,明确公办中小学编制基数,对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实行单列管理,专编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二、加大教育人才用编力度。一是优先保障教育用编需求。建立新教师年度补充机制,优先满足空编学校的用编需求,对部分超编农村学校采取“退二进一”“退三进一”方式补充新教师。二是重点保障高层次人才需求。持续优化教育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加大编制保障力度,专项用于引进各类优秀高层次人才。2023年引进“优秀青年人才”20人,今年下达“优秀青年人才”计划15名。三是落实教师定向培养工作。落实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培养工作,将定向生用编纳入年度招聘计划总额内,预留编制专项用于定向生纳入编内管理,解决其后顾之忧,确保定向生留得住、下得去。
三、推动师资力量合理流动。一是配合“县管校聘”工作。配合教育系统持续推行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县管校聘”工作,2023年完成竞聘88名教师,目前为止已完成竞聘280人,进一步畅通师资力量灵活调配渠道,引导教师向空编学校和学科结构性矛盾学校流动。二是健全人员流动调配机制。在保障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前提下,配合教育部门推动教师合理流动,合理匹配教师编制使用计划,确保教师队伍结构优化。三是畅通学段间流动渠道。打破学段壁垒,统筹学科需求情况,对师资相对富余的学校持有高学段教师资格的,配合教育部门通过县内选调等方式,由低学段向高学段学校流动,促进教师队伍优质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