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与服务效能,适应监管工作新要求,淮安市淮安区委编办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通过精细管理、规范服务、强化监管“三链”协同,推动事业单位监管工作提质增效。
精细管理链:规范登记管理,夯实运行基础。一是优化登记流程。建立办内文件传阅与机构编制信息变更台账共享机制,确保业务科室信息互通;针对不同登记需求细化操作流程并公开材料清单,提升登记效率。二是严格印章管控。建立印章收缴台账,注销单位同步收缴印章,统一移交区档案馆,实现印章管理闭环。三是强化档案管理。坚持日常业务与档案归集同步,做到办结即归档;建立全区事业单位档案统一编号体系,保障入档资料完整准确,为监管提供可靠依据。
优化服务链:创新服务举措,提升办事体验。一是前置服务指导。秉持“热情服务、认真办事、依法行政、按时办结”原则,主动靠前服务。通过电话、微信等渠道,便捷提供设立、变更、注销、证书补(换)领等事项的咨询与指导。二是推行容缺办理。针对材料不全但不影响实质审核的情形,实施“容缺办理”机制。允许申请单位承诺补齐材料后先行办结,有效解决反复申报和重复跑腿问题,提升效率与满意度。三是提升服务效能。持续转变工作作风,对因特殊原因已申报但未提交、漏带材料等情况,最大限度协助申请单位完善材料、按期办理。
强化监管链:实施多维监督,保障规范运行。一是抓实年报公示。印发年度报告公示工作通知,明确填报内容、附件材料及时间节点,配发图文操作指南。严格审核报告内容,对不符合要求的及时退回修改,确保按时保质完成公示,促进规范履职。二是实行信用监管。联合区信用、税务、市监等部门,依托“1+6”信用评价体系开展事业单位信用监管,并将评价结果与编制资源配置挂钩,强化规范运行约束力。三是开展办内联合监督。结合日常工作,各科室依据职责,对事业单位相关情况及时进行监督,形成监管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