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通启东市委编办牢牢把握“走在前、做示范”重大要求,持续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综合执法各项机制,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执法监管体系,以“三个联动”解决多头监管、重复检查、管理真空等问题,有效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保障地方经济行稳向好。
一是联动“上下”,做好“跨层级”执法监管。积极推动“大数据+指挥中心+综合执法”新模式向基层延伸。依托市镇两级社会治理指挥中心,打通信息互通、线索共享渠道,实现镇指挥中心平台与市级指挥中心实时联通,各类事件信息资源和物联感知数据实时共享。健全市镇综合执法协调协作机制,提升镇与派驻机构协调联动能力,将自然资源、市场监管等市级派驻各镇执法队伍纳入镇统一指挥体系,由镇牵头协调各派驻执法队伍实施联合检查、联合执法。今年以来,市级部门与各镇平均开展联合检查30余次,联合执法10余次。
二是联动“左右”,做好“跨部门”执法监管。持续完善跨部门综合监管机制,将市指挥中心联动7支综合执法队伍的“1+7”模式向“1+N”模式拓展。以启东市综合行政执法联动指挥联席会议制度为基础,将公安、消防、自然资源等部门纳入联动体系,针对社会热点、重点问题开展跨部门执法监管。如夏季群租房安全隐患集中整治,市公安、消防、城管、自然资源等部门已联合开展集中清查7次,检查群租房1200余家(次),排查各类安全隐患124处;电动自行车质量安全监督方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公安开展联合执法,检查经营户70余户,立案查处违法行为5起。
三是联动“内外”,做好“跨区域”执法监管。积极策应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落实《东平—海永—启隆跨行政区域城镇圈协同规划》,针对省际交界市容环境品质提升等领域,建立跨区域联动执法机制。推动市城管局加强与崇明区城管局协调联动,签署《长三角一体化城市管理执法区域协作备忘录》,以合作互动、优势互补为原则,对跨区域偷乱倒建筑渣土、违规设置户外广告设施等行为开展联合执法。近期,两地城管部门出动执法人员12余人开展夜间渣土车专项执法整治,重点对海军公路、G40向化道口、G40陈家镇道口等主要道路和区域开展突击检查,检查可疑渣土车28辆,切实消除管理“盲区”,打破地域局限壁垒,打击了流动性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