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发挥好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苏州张家港市立足本地实际,以优化探索县域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为主线,理顺监管职责,强化监管力量,推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向好。
一是统分结合,健全应急管理责任体系。不断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制,细化完善职责分工,逐步建立统一组织协调指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按照“三管三必须”原则,建立“属地领导、行业监管、企业主体”责任清单,创新制定各板块、相关部门安全生产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清单(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覆盖责任体系。在明确应急管理部门承担应对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等突发事件和综合防灾减灾救灾等相关职责的基础上,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原则,依照相关法律开展新兴行业等领域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分工协调,在全省率先出台《张家港市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分工协调办法》,重点对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尚未明确的新业态、新领域,通过协调机制及时消除监管盲区,推动部门安全生产职责关系顺畅明晰。
二是专兼结合,打造应急管理人才队伍。坚持专业化和社会化结合,积极加强应急管理人才保障,着力提升应急队伍能力和社会参与度,不断提升基层应急救援防范能力。推动各区镇、街道成立应急管理局,在镇综合执法局挂牌,配备至少5名在编人员,并按照每60-80家企业配备1名专职安全员比例落实到位,目前累计配备区镇监管执法人员83名、安全网格员386名。结合张家港是全国第一大钢铁县级市的实际,在市应急管理局创新设立冶金安全监管科和冶金执法中队,聘请化工、冶金安全技术总监作为“专家智囊”,进一步在机构编制方面保障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组建“港城急先锋”党员应急先锋队,培育54支高危企业应急救援队伍,扶持张家港市蓝天救援队等新兴应急力量,全面提升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处置能力。
三是防救结合,强化基层应急救援保障。聚焦预案编制、物资准备、信息化保障等重点,不断完善突发事件防治和减灾救灾工作体系。整合应急、发改、卫健、财政等部门应急物资保障工作职能,确保应急物资保障工作落到实处。签订商超物资储备协议,构建政府储备与社会储备相结合的应急物资综合储备模式。积极推进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开发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全面打造可记录、可查询、可跟踪、可管理、可预警的“线上应急局”。探索建立“应急综合方舱”,对应急综合应用平台与视频监控(布控球、无人机)、应急指挥通讯(窄带通讯、卫星通讯)等专业设备进行集成,将现场指挥场所前置,进一步提高应急指挥效率,为突发事件处置工作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