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常熟市聚焦加强综合行政执法监督,紧扣完善体制机制、丰富监督形式、落实执法责任三个方面,构建多维促进、多元协同的一体化行政执法监督模式,持续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一是完善执法监督“多维”机制。以制度定框架。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围绕队伍建设、机制建立、行为规范、职责归属等多个方面,全面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确保行政执法监督工作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以监督查问题。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流程,常态化开展市镇两级执法监督工作,通过听取汇报、实地查看、查阅案卷、现场抽考、网上巡查、个别谈话相结合的方式,对行政执法责任制落实情况、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情况等进行监督指导,确保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整改。以整改促规范。坚持问题导向与结果导向,认真梳理执法共性问题、突出问题,及时通报督促整改。对群众和企业反映强烈的过度执法、逐利执法、粗暴执法等问题,采取专项督查的形式,依据法律法规从严从速处理,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二是探索执法监督“多元”模式。激活司法所协调监督职能。建立由属地司法所牵头,市级行政执法机关法制联络员、法律顾问和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等参与的执法协调监督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组织参与属地政府行政执法评议和执法机构监督评查,切实提高基层执法监督工作效能。拓展执法监督渠道。外部聘请“综合行政执法观察员”,承担综合行政执法监督评价、普法宣传和建言献策等相关职责,内部成立“队伍纠察工作领导小组”,对装备情况、内务管理、氛围建设等进行纠察,形成内外部监督合力。数字化手段强化线上监管。推广应用江苏省行政执法管理和监督综合平台,借助数字化手段开展统计监测、案卷评查、执法评议等行政执法监督行为,践行行政执法信息在线监管目标,实现对行政执法活动即时性、系统性监督管理。
三是落实行政执法“一体”责任。强化上下贯通工作机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移交、谁指导”的原则,压实行政执法机关监管、指导责任,面向基层执法局定期开展业务指导、培训监督和沟通协调,同步建立线索双向移交机制,构建上下贯通、协作配合的工作机制。厘清市镇两级权责边界。印发“属地管理”主体责任和配合责任事项清单,明确具体事项责任分工。结合权力清单动态调整工作,梳理市级部门随意派交自身权责事项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市镇(街道)之间权责不明、运行不畅的问题,切实为基层松绑减负。建立奖惩并举机制。对存在不作为、乱作为的行政执法人员,视情给予责令书面检查、通报批评、诫勉谈话、停职检查等组织处理;对在行政执法和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实行表彰奖励,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