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苏州市吴江区平望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对标“四个新”要求,持续放大“1+4+N”模式乘数效应,创新推出镇域改革“平望指数”,全力推动经济发达镇改革提质增效。
一是擦亮党建品牌,提升红色领航“融入指数”。践行“融入式党建”理念,紧扣全镇“一融两创三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新一轮14项年度重点改革任务。组建“四个一”平台、八大改革攻坚行动支部,创设镇属企业分级管理办法,加快推进“公司+平台+市场”运作,拓宽发达镇资源平台。在全市率先推开“根系工程·云居平望”治理模式,发挥海棠先锋“数字哨兵”作用,打造红领“五小”微治理载体,打通线上线下数据资源,深度实现“三网融合”,以党建最大合力引领改革创新“融入指数”。
二是拓展数字应用,提升云居平望“智慧指数”。深化集成指挥“平e达”,去科室、减层级,构建“平望指数”综合评价体系,创设“集约赋能”数字管理新范式。建设“一网通用”数字政府核心,融通30余个系统,汇集2000余万条数据,形成平望大数据运行架构,助力科学决策。织密“一网统管”城市感知网,串联智慧部件9300余个,开发“数字街区”、“农房码上建”等新应用场景,推进全要素数字化转型,实践“精微善治”数字孪生,以“感知一条街,智慧一社区,幸福一座城”为愿景的云居平望实景渐次呈现,现代化治理“智慧指数”持续激活。
三是强化执法效能,提升平安守望“精细指数”。紧扣综合执法“平安守望”目标,积极承接10个执法领域523项行政处罚权,贯彻“双随机一公开”,延伸“全科式”执法,创新“首违不罚”柔性执法,全年办理简易案件722起,一般案件118件,处罚金额共计1381.24万元。完善“1+5+N”综合执法体系,制定联动事项清单,形成以综合行政执法局牵头,公安、交警、市场监管等多部门联动协作模式,推动跨部门“综合查一次”。建设全区首个综合执法一体化平台,搭载AI城管、智慧渣土、安全工业监管、大联动等系统模块,装备4G执法记录仪,推动“人防+技防”相结合,创新“非接触式”执法。
四是延伸服务触角,提升乐业平望“服务指数”。做强政务服务“平易办”,实现495项事项进门可办、381项事项一窗通办、114项事项下沉村社,今年以来累计办件101258件。设立全省首家镇级综合服务旗舰店,打造全省首个智慧政务“云综窗”,全区首个政务大厅植入“云公证”,推出“云小二”智能客服,完善7×24小时不见面审批,落地“免证办”服务,扩大智慧政务电子证照共享应用。实现投资建设全链审批,完成全区首个镇级审批“拿地即开工”项目,试点完成“一业一证”改革,成功发放全区首家超市《行业综合许可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五是织密治理网络,提升和谐平望“善治指数”。创新“党格+网格”融合治理,深化“网格式智慧管理”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高标准建设平望镇新时代基层治理中心(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创新构建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调联动+司法确认的“3+1”解纷模式,打响基层矛盾“平易解”品牌。以集成指挥中心为枢纽,以“四河汇集”先锋阵地集群为依托,建设线上线下“红色议事厅”集群。选聘党代表、新业态党员担任志愿网格员、政务服务首席体验官、行政执法社会监督员,以“用户思维”找茬提优,激活基层治理“末梢神经”。平望镇获评2023年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
六是践行初心使命,提升乐居平望“幸福指数”。强化民本导向,秉持“用户思维”,落实“驻点直联”“三进五强化”等联系服务机制,开展便民服务日、“露天夜话”等15类服务下乡活动,滚动推进中医院、安置房、康养中心等民生实事建设,切实推动资源汇集、力量下沉。连续四年进入“全国百强镇”行列并持续攀高至85位,运河文化旅游景区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京杭大集获评全球世界遗产教育创新案例探索之星奖,溪港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中国好人”陆鸿获评“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平望·四河汇集”的“幸福指数”有力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