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改革 > 事业单位改革

事业单位整体“瘦身”推动公益事业全面“健身”--徐州市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试点的创新实践

访问量:     发布时间:2022-02-07     稿件来源:自拟    

2020年以来,徐州市委编办抓住用好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试点机遇,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事业单位改革重要指示精神,严格落实“规定动作”不打折,积极创新“自选动作”求突破,全面推动事业单位功能再造、系统重塑、结构优化,高质量完成试点任务,有力促进了公益事业平衡充分高质量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徐州特色的事业单位改革路径。

一、在“研”字上谋开局,强化改革的预见性主动性

事业单位数量多,涉及范围广,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必须摸清实情、加强谋划,为推动改革打牢坚实基础。一是评估论证摸清底数。改革正式启动前,按照《条例》要求,开展全面细致的改革风险评估,并组成5个调研小组,面向市级所有事业单位开展为期半年的“面对面、家家到”摸底调研,先后赴山东、浙江等6省市取经学习,针对调研摸排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和外地经验,深入总结分析、研究论证,汇编形成50万余字的《调研报告集》,成为后续推动改革的“第一手资料”。二是跟踪推进保障落实。坚持既当促进派,又做“店小二”。组建改革“联络员”小组,编办每名工作人员在改革期间全程对口联系2-3家主管部门,在调查研究、方案商讨、“三定”制定和清单拟订、登记审批、印章刻制和人员转隶等各环节全过程为部门单位开辟“绿色通道”、提供“保姆式”服务,为部门单位点对点、面对面、一对一解难题、优服务、促落实。三是集中攻坚破解难题。组建改革攻坚小组,瞄准改革的重点、难点、堵点问题,封闭管理、集中攻坚,专题研究《改革方案》《操作口径》和配套政策,为调研发现的参公单位整合、不同经费渠道单位整合、“六大类”改革落实等“疑难杂症”把脉开方,为“三项机制”涉及的公益类和保障类单位界定、政事职责边界界定、公益类别界定、党组织职数核定等政策要求不明确事项定向定靶,形成了一批卓有成效的实践成果、制度成果、理论成果,为改革顺利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和政策支撑。

二、在“统”字上抓落实,强化改革的系统性协同性

坚持系统性思维,注重从结构上职能上把握事业单位发展的内在规律,积极探索徐州方案,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构建机构编制新格局。

(一)优化机构编制结构。坚持优化协同高效,以职能优化调整为抓手,全面推动事业单位布局结构和职能体系整体重塑。一是立足于核心强化党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改革的各方面全过程,健全党对事业单位领导的体制机制。在“三项机制”中,专章专款对党组织的领导地位和作用作出明确规定,并配合组织部门,同步调整事业单位党组织建设,通过优化重组,30家事业单位由联合党支部调整为独立党支部,党员数少于3名的事业单位减少了31家,党的领导制度性、组织性、纪律性在事业单位得到全面加强。二是聚焦于精简严控机构规模。严格实行机构限额管理,精干设置现有机构。对职能消失或严重弱化的机构应撤尽撤,对分散重复设置或职能交叉重叠的机构应合尽合,对能够通过职能调整等方式由现有机构承担的任务,相应增加编制,不再新设机构承担。改革后,涉改事业机构由362家精简至197家,压缩比例达46%。三是致力于高效优化布局结构。按照“一类事项由一个部门统筹、一件事情由一个机构负责”原则,将部门所属运转正常的1家学校、7家医院整建制划转至教育局、卫健委;将4个主管部门所属7家检测机构优化整合为综合检验检测中心,调整为市场监管局所属;统筹设立市统战事务服务中心,为统战部和各民主党派机关提供支持保障服务,探索“一对多服务、多对一指导”运行新机制。四是着眼于职能明确功能定位。根据职责和特点,对公益类事业单位实行分类施策。对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科教文卫等事业单位,强化公益属性、严格管办分离、保障编制投入,改革后此类单位编制资源占比达到75%。对为机关提供支持保障的事业单位,合理界定政事职责边界,严格控制机构规模,推动与机关统筹管理。

(二)合理调配编制资源。在编制精简上,坚持有保有压、科学配置,不搞“一刀切”。一是多措并举整体“控”。为确保完成省定目标要求,原则上每个部门编制精简比例不低于20%,采取收空编、收工勤、收撤销、减重叠及数字化市场化替代编制等方法,将编制核定到科室、人员对应到岗位,大力归集闲置低效的编制资源。改革后,涉改单位编制由17121名精简至13663名,精简3458名,压缩20.2%,个别部门编制精简比例达到50%以上。二是聚焦中心重点“保”。坚持服务中心、保障大局。针对“三重一大”“三大攻坚战”“营商环境建设”、民生兜底保障等领域,给予机构编制保障支持。例如,核增审计服务中心编制2名,助力“花小钱办大事”;重大项目服务中心、安全生产监察支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救助管理站等关系中心工作和民生领域的机构不纳入减编范围;生态环境局等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编制精简比例下调至10%以内。三是强化公益合理“用”。科学配置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收回的编制资源,重点向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基层一线等领域倾斜。例如,统筹核增市、县两级疾控编制826名,构建了1400多人的市县专业化疾控队伍;主动应对生源高峰,统筹调剂核增教师编制2749名,三年累计保障教师招录2.1万余名;全面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力量配备,核增一线执法编制114名;专项保障基层一线力量,市县两级累计向乡镇(街道)下沉编制2114名。

(三)高效推进政策衔接。推动事业单位改革,“事”的衔接是关键,“人”的安置是重头。积极联合组织、人社、财政等部门,坚持问题导向,实施“组团式”攻坚。一是妥善安置人员。针对人员安置问题,分类制定转隶措施,逐人明确岗位安排和经费渠道,确保转隶交接平稳有序。二是按需设置岗位。针对超编单位人员岗位晋升难题,打破“按编设岗”常规,按实有人员总量进行岗位设置,实行动态管理,给予3~5年过渡期,最大限度保障涉改人员切身利益。三是精准保障经费。针对不同经费渠道单位整合问题,按照“老人老办法”原则,实行“双锁定”,将经费保障对应到人、核定到年,实现粗放“管单位”向精准“管个人”转变。四是消化超配干部。针对超职数干部消化问题,通过职级套转、改任“管理专员”或党内职务、免去兼任职务、岗位交流、副职超配等多种方式,缓解各部门超职数配备干部安置压力。

三、在“新”字上求突破,强化改革的前瞻性创造性

以问题为导向,用创新解难题,围绕改革中的难题堵点,积极探索新模式、新方法、新路子,全面提升机构编制使用效能,增强事业机构发展的生机活力。

(一)构建“1381体系”形成长效管理体制机制。强化系统思维、突出顶层设计,率先提出“1381”改革管理制度体系。“1”即《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明确改革的总体部署和思路举措。“3”即政事权限清单(业务运行清单)、“三定”和章程,首次从制度上理顺政事管办关系和职责边界。“8”即经费保障、国资管理、人员转隶等8项配套制度,妥善解决改革涉及的各方面问题。“1”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办法》,突出一手抓改革、一手抓规范,构建事业单位长效管理机制,实现“一个标准管到底”。

(二)探索“数字换编”变革编制资源传统依赖。拓展延伸公益服务路径,坚持借智能强管理、向科技要编制,在市政管理、水务管理、交通管理、婚姻登记服务、图书文化服务等领域积极探索嫁接数字化“新兴资源”置换替代机构编制“传统资源”,降低部门单位编制需求。例如,水务局改革前核定编制总量926名,通过对泵站、闸站等实行信息化改造后,精减编制306名,精减比例达33.1%。

(三)设立“编制池”畅通紧缺人才用编渠道。统筹调剂300名改革精简编制,在教育、卫生和科技综合领域设立3个百名“高层次人才编制池”,专项用于引进高层次、紧缺型、技术型人才,不占单位编制,不限使用限额。依托四部门联合管控系统,实行“专编专用、单列管理”。对于离岗人员,专项编制实行“出一收一”,纳入高层次人才编制池循环使用、动态流转。目前,已为科技、教育、卫健、外事等部门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10余名。

(四)组建“流转池”引导富余人员优化配置。综合考虑人员分流压力,整合冻结单位、撤销单位、重叠岗位人力资源,建立“富余人员流转池”,按照“公平公开、双向选择”原则,实行集中调配,统筹使用。既可以通过公开选调等方式连人带编选用划转,也尊重个人意愿安排到国企岗位工作,通过“二次分配”补缺救急、消化存量,进一步降低行政运行成本。目前,1127人入池管理,已调配50人到公安系统轨道交通警辅岗位,连人带编跨部门划转30余人到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等单位工作。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共江苏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苏ICP备120353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