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强化领导,形成部门联动合力。海安市委编办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建立由编办、信用办、卫健委、发改、财政、人社、审计、税务、市场监管等多家部门组成的公立医院信用等级评价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了“1+6+1”的公立医院信用监管体系,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讨论具体工作事项,以评价公立医院履行职责和社会服务情况等为重点,制订评价方案,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形成信用监管合力。
二是细化指导,有序推进评价开展。严格按照南通市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信用体系建设推动分类监管工作的通知》(苏卫监督〔2018〕17号)有关标准制定的“一票定级”指标,优化“事业单位监管与服务平台”,建立信用等级评价模块。全部评价流程通过网络操作实现:公立医院网上提交自评情况,监管部门在网上进行打分,公立医院对评价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评价结果在网上进行公示。
三是深化监管,助力信用体系建设。结合事业单位日常管理,建立“信用承诺制度、评价工作制度、结果公示制度、年报‘清单’制度、信用修复制度、联合奖惩制度”,完善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信用监管。公立医院信用等级评价为推进事业单位法人诚信体系建设进行了有益尝试,通过评价和结果公示,主管部门事中事后监管效力得到了有效提升,公立医院信用维护意识不断增强。同时,通过探索建立部门监管联动机制,将评定结果作为机构编制事项受理等工作的重要依据,有力促进了区域整体信用体系建设,更好树立了“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诚信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