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悬图作战,制定工作计划。根据事业单位改革批复,对照我区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现有情况,按照保留、更名、撤销、组建等各类情形,梳理出拟需设立28家、变更16家、注销80家的登记管理清单。同时,根据各系统的登记工作量的大小,合理安排工作进度,做到心中有数,确保忙而不乱。
二是创新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对改革后需要撤销、变更、设立登记的事业单位,主动与涉改单位及其举办单位对接,告知有关要求。对合并、分立且权利义务有承接单位的事业单位,可通过简易注销程序办理注销登记。同时畅通电话、QQ群等多种服务通道,帮助事业单位解决申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及时做好登记联络员备案工作。
三是强化监督,严明工作纪律。一方面,严格网上材料审核,不开人情关,确保申报材料的完整准确、合法有效,方予办结。另一方面,对未及时办理变更登记的,明确年度绩效考核予以扣分;对被合并事业单位未完成法人注销的,不予办理新组建单位的法人设立登记,从源头上杜绝“僵尸”单位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