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贯彻落实全区党史学习教育工作部署,切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江宁区委编办充分发挥事业单位法人审批服务职能,组织召开街道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专题培训会,来自10家街道及所属事业单位的近40名同志参加了会议,进一步贯通了基层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服务“最后一米”,“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全面启动。
提前摸排需求“求细求精”。完善登记管理机关统一指导、街道机关监督把关、事业单位规范履责的登记管理三级联动机制,三方主体责任不断压紧压实,闭环管理“责任网”更加紧密。会前,区委编办(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创新引入了“事业法人登记事项调整预审”新模式,提前面向10家街道发布通知,共收集到9家街道32家下属事业单位的43条登记事项调整需求,通过划分类别、分析研判和严格预审,所有调整需求均符合《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规定,做到了提前介入摸排、先行梳理论证、形成了“可办事项清单”。
集中培训交流“入脑入心”。“心贴心”座谈交流。会上,总结了上年度登记管理工作成绩,通报了2021年度任务安排。东山街道、谷里街道分别作了交流发言。编办、街道和部分事业单位代表就共同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面对面”业务指导。集体学习编印的《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工作指南》,分为“政策规定篇”、“业务操作篇”两大板块,从相关行政法规、事业法人信用监管、行政许可事项履行等方面进行了具体指导。“点对点”操作培训。针对街道提出的法定代表人变更、名称变更、住所变更、宗旨和业务范围变更等4类登记事项调整需求,编办从二维码申领、系统登录、类别选择、信息录入、佐证材料上传、申报材料提交、审核结果信息查看等7个环节,进行点对点现场操作演示,确保各单位“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做就对”。
优化审批服务“提质提效”。通过QQ、微信高频次、多渠道“线上”对接,保证各单位网上系统提交的申请信息“一次通过”;实行一次性告知提醒和远程查看等方式,指导各单位对《事业法人变更登记申请书》、《法定代表人登记申请表》等材料进行补充完善,实现要件材料“零项缺漏”;采取“分批次、分时段、集中办”的方式,进行同步服务和集中办理,缩短了办结时限,提高了办理效率,提供了最大便利,确保业务办成“只跑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