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东台市委编办认真贯彻落实有关年报工作要求,加强统筹协调、优化工作流程、提升监管水平,扎实开展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工作。
一是提前谋划、有序推进。为做好年报工作,市委编办提前对事业单位的年报时间进行统筹,尤其对教育、卫生等系统下属事业单位较多的部门,采取分时、分片报送,确保年报工作整体推进有序。将设立登记、变更登记、年度报告、证书补领所需的证明格式,操作图示等材料制作电子档,打包压缩成《事业单位登记业务电子包》,与年报通知一齐上传至工作群,为事业单位办理年报提供详细业务指导,避免事业单位因人事变动而导致的工作中断,为年报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二是狠抓重点、提升质效。加强跨科室间的沟通合作,结合基层“三整合”、综合执法体制改革、事业单位沿革等工作情况,分类分重点对事业单位年报开展审核。对涉及改革的,重点围绕单位名称、举办单位、开展业务情况等信息进行审核,掌握事业单位改革后的工作情况,确保登记信息及时变更或注销到位;对资产较大且承担重要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重点围绕公益服务真实性、开办资金、奖惩情况等内容开展审核,对折旧或购置新设备导致净资产变动超过20%限额的事业单位督促变更,掌握好事业单位的公益服务情况,真正做到“底数清、内容实、情况明”。
三是简化流程、优化服务。在年报中发现未及时变更的事业单位,主动靠前指导,积极与事业单位进行线上联系,变“坐等审核”为“上门服务”,为事业单位讲好政策条例,指导做好相关变更登记。在变更过程中,实时与事业单位保持沟通,在线上收到变更登记的电子证明材料后,对变更事项先行复核,让事业单位可继续在线上办理之后的年度报告,实现变更、换证、年报三项登记业务“最多跑一次”。主动顺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全部登记业务均开通“网上办、快递送、不见面”的办件渠道,让“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
四是积极公示,强化监管。在公示年报的基础上,落实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息上网公开制度,依托“信用盐城”网站推行“双公示”工作,对年报期间办理的各类设立登记、变更登记及注销登记信息“每日一汇总、每周一公示”,7个工作日全部上网公开,扩大公示监督范围,形成对事业单位监督的合力。对年报工作中反映出来的公益服务差、业务开展少的事业单位列入问题台账资料,作为之后机构编制相关工作的决策参考,并及时推送给举办单位,一道实行重点督查指导。